「媽媽,我嘴巴痛痛!」心急的您趕忙把孩子嘴唇翻開,發現有一個破洞!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孩子嘴巴破洞的原因
嘴巴破洞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創傷(咬到. 燙到)
咬到常見於兩頰黏膜、舌頭、嘴唇;燙到則可能在上顎黏膜。
口瘡(aphthous ulcer)
會痛的圓形或橢圓形小潰瘍;若反覆發作,可能和體質、遺傳有關。
腸病毒感染(咽峽炎.手足口症)
潰瘍第一天可能不會出現,只是小水泡,等破了形成潰瘍;全口都可能有多個潰瘍,後咽部經常也有。疼痛,小孩常口水流不停因為吞嚥疼痛;通常合併發燒;手足口症則可在四肢或屁股發現紅疹;家中或幼稚園有其他人得到(傳染力強)。
皰疹病毒感染(皰疹性齒齦炎)
潰瘍可能集中在嘴唇、牙齦、舌頭;常合併牙齦出血;牙齦腫脹;通常合併發燒。
念珠菌感染
嬰兒常見,若在年紀較大的小孩則要小心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有些氣喘使用吸入性類固醇的孩子也要注意吸完藥要漱口以免口腔念珠菌感染;常見白色點狀或塊狀膜,若要和奶塊區分,奶塊擦的掉,念珠菌感染不好擦掉;另外念珠菌感染通常不只長在舌頭上。
自體免疫疾病(如: 紅斑性狼瘡)
口腔潰瘍通常不會痛,可能有其他全身性症狀(皮膚對光敏感、關節痛、血液問題、長期發燒…),好發於年輕女性,幼童少見。
藥物不良反應(如:史蒂芬-強森症候群)
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遇到某些藥物會發生,台灣常見的有磺胺類抗生素、抗癲癇用藥;通常皮膚症狀較明顯(紅疹、水泡…)。
我該怎麼幫忙孩子?
止痛藥物
較外部的潰瘍可以用棉棒沾止痛藥膏或抗發炎的類固醇藥膏擦;較深部的潰瘍如腸病毒的潰瘍可能長在後咽壁,可以使用含止痛成分的噴霧,如康護寧;另外也可用口服的止痛藥,一般的兒童退燒藥也有止痛效果。
冰敷
外部的創傷性口唇潰瘍可冰敷止痛。
轉移注意力
因為止痛藥物的效果可能有限,孩子仍哭哭痛痛時,可以和他玩轉移對嘴痛的注意力。給予足夠的安撫(多抱抱)。
冰涼飲食
如冰淇淋、布丁,軟軟涼涼的孩子較能入口。不強迫孩子進食。
注意水分補充
牛奶、開水、飲料等都可以補充水分;孩子口腔潰瘍疼痛或因為病毒感染食慾不振可能食量減少;注意小便量與活動力,脫水嚴重的孩子可能需要點滴補充水分。